【財新網】(專欄作者 卓勇良)習近平同志最近去小崗村,令人感受到了總書記和黨中央對于人民群眾改革首創(chuàng)精神的高度尊重。浙江當年之所以改革迅猛推進,其中一個關鍵就是基層和群眾改革活力的高度發(fā)揮。
當前地方政府推進全面深化改革,存在著改革空間較小問題。尤其是縣市層面,不少地方覺得缺少抓手,缺少自主,缺少重點。即使中央已明確的一些改革,地方也較難推行。而且,當下不少改革與發(fā)展糾纏在一起,然而那些改革往往有諸多束縛,有些甚至需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,令人望而卻步。一些改革受到各方利益制約,協(xié)調難度巨大,地方缺少內生動力。還有比較典型的如浙江一些縣市,一些很具特色的政治體制方面改革,長期只能是“盆景”而難以成為“風景”。
這一方面表明改革開放時至今日,地方自主可改的空間已經或正在被大幅壓縮;另一方面也表明,如何激發(fā)地方改革開放積極性,也是當前著力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大課題。我10多年前在人民日報華東版上說的,“上面等下面的實踐,下面等上面的精神”困局依然存在。
應該說,這些年來,比較多的強調“頂層設計”,一定程度忽略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這個改革主體。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《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指出,人民是改革的主體,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,建立社會參與機制,充分發(fā)揮人民群眾積極性、主動性、創(chuàng)造性。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,“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和黨的領導的統(tǒng)一,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開放?!?0多年前,中國的改革是人民群眾首先發(fā)動的。而在今天,在強調頂層設計的同時,同樣應該依靠地方和人民群眾來推進改革?;蛟S應該注意以下一些方面。
――允許區(qū)域間體制機制差異。中國2014年人均GDP最高的5省份平均,是最低5省份平均的3.2倍,烏魯木齊太陽比杭州晚升起2.17個小時,如此大的經濟社會和自然差距,也應該具有相應的體制機制差異,不能一刀切地推進某些對先行地區(qū)來說不合時宜的做法。
――允許少數發(fā)達地方率先改革突破。一些中央已經明確的具體舉措,應該允許在中央明確的框架內先試先行,允許沖破某些現(xiàn)行法律、法規(guī)和政策束縛。應該允許發(fā)達地區(qū)基層黨委政府,在符合五大發(fā)展理念前提下,率先實施一些有利于生產力發(fā)展的改革,并按照這些地方的成功實踐,依法按照相關程序,修改相關法律法規(guī)和政策。
――允許不再對某些改革采取層層報批試點的做法。這幾年下了很多改革試點文件和方案,有一個市這種所謂改革試點居然100多項,某部門自詡領導地方編制了一百多項規(guī)劃。然而就地方來看,花費大量人力物力,卻不免“為賦新詞強說愁”,效果值得商榷。尤其是某些所謂試點,地方也知道沒有多大意義,但不爭取不行。
――允許改革試錯。只要不是出于一個地方或某些人和部門的私利,只要不是蠻干,只要是作過充分論證,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,經過規(guī)范程序,并在中央明確的框架內的改革,哪怕出現(xiàn)問題,也應該對事不對人進行糾正。
地方政府推進全面深化改革,與中央政府有較多不同。地方政府注重接地氣,注重技術性細節(jié),注重群眾具體反響,關鍵是能解決實際問題。當前更應特別強調多層面并重協(xié)調推進各項改革,當然在一個時期也可以有若干重點。因為沿海經濟社會已有相當水平,整體復雜性非昔日可比,不應該再像改革開放初期一樣,尋找所謂的改革突破口。30多年前那種以突破口來推進整體改革推進的做法,或許已不再可取。當前應該著力四個方面的整體聯(lián)動改革。
一是讓窮人充滿希望,著力社會體制改革,促進社會公平正義,提升社會服務水平,讓收入較低人群具有更多生活改善和向上流動機會,加快促進中產階層壯大。
二是讓富人充滿活力,著力經濟體制改革,保護產權,放松規(guī)制,明確政府與市場和社會的界限,構建低成本長期可預期環(huán)境,讓收入較高人群增強責任感,增強服務桑梓意識,強化創(chuàng)業(yè)創(chuàng)新活力。
三是讓環(huán)境更加美好,著力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體制改革,保護好綠水青山,積極增強多層面“生態(tài)+”經濟發(fā)展的體制機制,讓綠水青山成為美麗家園、美好生活的有力支撐。
四是讓政府更有效能,供給側結構改革,理應包括政府自身改革,倡導和實施政府瘦身,市場和社會能解決的問題,政府就不應插手干預,同時依法加強引導和監(jiān)管,加快增強提升政府公共服務和管理能力及水平,彌補及減少市場與政府的雙重失靈。
地方政府當前推進改革更多以制度建構為主。面對經濟社會大轉型,社會價值重新建構,原有的行為規(guī)范難以適應新的要求,各方面制度嚴重缺失,具有非常艱巨的制度建構任務。積極加快建立與市場機制相適應、依法治國的區(qū)域治理體系,以及提升區(qū)域治理能力現(xiàn)代化,是地方政府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標。
來源:財新網 責任編輯:杜珂 | 版面編輯:張柘-實習